新华社广州11月5日电(记者程楠、马思嘉)不满17岁的澳门小伙贺向荣虽是一名高三学生,却已是参加过杭州亚运会和全国运动会的跳水“老将”了。
近日,在广东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跳水比赛激战正酣。在男子1米跳板项目完赛后,拨弄着头发走出赛场的贺向荣腼腆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高级别的国内赛事。全运会是一个大平台,在哪里比赛,哪里就是我的主场,这里感觉很棒。”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持续联通升级,粤港澳大湾区三地交往日益密切,年轻运动员的生活和训练轨迹也悄然改变。越来越多在港澳生活的年轻人来内地训练、比赛。
贺向荣告诉记者,7岁时,通过课外兴趣班,他爱上了跳水运动并开始训练。每周五下午放学后,他和小伙伴都会从澳门乘车前往广东肇庆训练跳水,周日下午再返回澳门。“单趟车程大约三个小时,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周日晚上回到澳门后,我会抓紧时间写作业,迎接周一的课程。”
澳门在2002年成立了跳水队,从那时起,澳门运动员开始出战各类跳水赛事。
在本届全运会上,香港和澳门代表团规模分别超过1800人和超400人,香港代表团人数更是创参加全运会以来的历史之最,体现了大湾区体育蓬勃发展的活力。今年7月,由粤港澳三地健儿组成的联队也亮相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项目龙舟比赛。
本届全运会,香港跳水运动员王子依参加了女子1米板决赛。“我之前也在广州训练过,非常熟悉这里,感觉很亲切。”她说。
澳门代表团的领队林翠琪介绍,澳门跳水队的起步和发展离不开内地的大力支持。“我们澳门跳水队如今的教练就来自内地。每年,澳门都会举办跳水邀请赛等赛事,我们也一直邀请内地运动员来参赛,运动员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